課后托管班李校長為了搶奪秋季生源,準備讓托管老師打電話邀約家長前來參加試聽課程。但是手底下的老師打電話時總是很難取得成效。
每當談起電話邀約,很多校長反映沒有取得什么成效。這是什么原因呢?因為很多老師都有這樣的心理,他們排斥打電話,甚至感到恐懼。這是因為很多老師遭到家長的拒絕之后,內(nèi)心感到緊張和焦躁,失去了信心。于是覺得打電話無效,借口不打電話。
其實,電話邀約并非無效,因為很多課后托管班的生源都是來自電話邀約。打邀約電話要掌握方法,那么,課后托管班如何邀約家長呢?
每個機構(gòu)獲取生源的方式都是不同的,但毫無疑問的是都必須花費成本。如果托管老師沒有做好客戶分類,就隨隨便便邀約家長,這樣是很容易被拒絕的,還會浪費資源。
如果想要提高邀約家長的穩(wěn)定性,那么好的辦法就是精心準備話術(shù),并且對學生家長進行分類邀約。例如,如果邀約五六年級的學生家長來體驗藝術(shù)課程,那么可想而知很多人不會前來,因為越是高年級,課業(yè)負擔越重,是沒有時間參加業(yè)余藝術(shù)培訓(xùn)的。
那么如何給家長進行分類呢?可以先從明確各個年齡段對于培訓(xùn)有什么需求開始。
0-3歲,這是很多托管機構(gòu)都要重點邀約對象,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對孩子的期待更高,而且因為年齡小,家長幾乎沒有什么學習上的要求,只要孩子過得開心就好,所以托管機構(gòu)能更容易贏得這些家長的信賴。
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,托管機構(gòu)在設(shè)置課程時可以從智力開發(fā)、感知體驗等主題出發(fā),讓家長知道我們可以挖掘孩子潛能。
4-8歲,這個階段正好是的關(guān)鍵時期,這個時候家長開始有更為明確的學習方面的要求。在這個階段,很多家長也注重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等。
托管班在設(shè)定主題時,可以從學習習慣培養(yǎng)方面入手,越是能看到成果的課程越適合作為試聽課程,也更能讓家長接受。
9-12歲,在這個階段,孩子的課業(yè)知識和考試難度都會顯著提高,所以托管老師在具 識和小升初政策上要有明確的概念。
當然,在這個時期,家庭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,親子溝通成為了重要話題。
課后托管班在邀約家長時,需要明確家長分類,根據(jù)不同年齡層次的需求制定不同性質(zhì)的試聽課程,以更準確地吸引家長。對家長名單進行分類能夠扶持電話邀約的成果,為課后托管班招生帶來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