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院經(jīng)常接觸兩類病人,一是呼吸道感染,另外一類就是腰突病人。腰突,是一個人令人談及色變的話題。
它的另一個稱號是"不死的癌癥"。
據(jù)說,得了腰突,早上刷牙都要扶著墻;
據(jù)說,得了腰突系個鞋帶都不敢彎腰下身;
據(jù)說,得了腰突,就告別力量訓練;
據(jù)說,得了腰突,你下半輩子生活就不能自理!
更可怕的是,這一點并不夸張,事實比這還要嚴重!
▼
為什么會發(fā)生腰突呢?這要從脊柱說起,脊柱就是人的脊梁骨,從頸部到尾巴骨共有26節(jié)骨頭組成,其中頸椎7節(jié),胸椎12節(jié),腰椎5節(jié),骶椎1節(jié),尾椎1節(jié)。
人的脊柱有一定的活動度,所以人的脖子和腰才能活動,人的腰可以向前彎曲到接近90度,頸椎可以向兩側旋轉到80度。這些活動與我們所說的椎間盤是分不開的,椎間盤其實就是一個盤狀的軟墊,夾在兩節(jié)椎體中間,腰部的椎間盤較厚,較大,厚約為0.8-1.2cm,直徑3.5-5cm。
椎間盤主要的作用就是緩沖壓力,人在行走、跑跳過程中,椎間盤緩沖了身體自上而下的力,從而使人不會感到不適。人在彎腰、伸腰、側彎腰活動中,椎間盤緩沖了橫向的剪切力。
▼
人體的椎間盤是非常穩(wěn)定的,因為在外側有一大堆的纖維環(huán)來起到固定和穩(wěn)定椎間盤的作用,所以平?;顒邮菬o法對它造成損傷的,那么什么情況下,會造成損傷呢?
一個是腰椎間盤本身發(fā)生了損壞,比如科學研究認為在20歲以后椎間盤即開始退變,髓核的含水量逐漸減少,彈性逐漸降低,椎間盤彈性和抗負荷能力也逐漸減退,如此一來,在正常生活中每天腰椎間盤都會承受擠壓、扭轉、屈曲等負荷,很容易在腰椎間盤受力較大的部分(即纖維環(huán)的后方)產生裂隙。
一個是急性的傷害,椎間盤是有一定承受力的,如果一次受力超過了椎間盤的承受范圍,對腰椎間盤造成直接的損傷。常見的就是彎腰提重物,人彎腰的時候,腰椎受力高達270%,彎腰會向后方擠壓髓核,容易導致后方纖維環(huán)破裂,髓核向后方突出壓迫神經(jīng)根,這也是很多患者急性發(fā)病的誘因。
一種是慢性損傷,慢性損傷主要是一些長期的不良體位造成的。長期保持不良體位,一方面椎間盤每天都在承受著超乎尋常的壓力,椎間盤想保持平衡都很難;另一方面,不良體位會導致脊柱兩側肌肉的力量不平衡,容易發(fā)生一側肌肉力量變強,一側變弱,如此一來極易發(fā)生腰突。
▼
很多人都知道不要久坐可以防范腰椎病,然而,其實精神因素也同樣會引起腰椎病。
將腰突成因歸結一下,根本原因其實只有1個:關節(jié)超負荷,誘發(fā)因素可以綜合為5類:舉重物,突發(fā)性的意外傷害,肥胖,不良情緒,不良生活姿態(tài)和運動姿態(tài)。
不良情緒?這時候就有朋友說了,其他幾個都好理解,這個不良情緒導致腰突怎么理解?
其實早在千年前,我們的老祖宗就發(fā)現(xiàn),七情與人體健康休戚相關,但是在西醫(yī)上,卻是近代才發(fā)現(xiàn),情緒與腰突密切相關。在統(tǒng)計學上,發(fā)現(xiàn)對事業(yè)、學業(yè)的長期厭煩,焦躁或緊張所產生恐懼心理的人群,發(fā)生腰間盤突出癥的比率更高。
進一步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,當人產生不良情緒的時候,會影響人體膈肌,因為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,它會因為情緒的變化而受到明顯的影響,同時膈肌又有另外一個功能,就是把胸腔和腹腔隔離開,托住了心,肺,肝等臟器,很多人沒注意到的是其實所有臟器都懸掛于脊椎上。
情緒為什么會引起腰痛的邏輯就變得很簡單,比如說如果你心情沮喪并且呼吸無力,于是膈肌工作能力就會下降,時間一長膈肌就會松弛,承托臟器的能力就下降,脊椎的負擔就大,不但腰出問題,肩背都會有問題!而且情緒還會導致神經(jīng)活動抑制過程減弱,對疼痛的感受閥降低!
▼
那么如何防范腰突呢?
首先是要有助于調節(jié)體脂,一胖毀所有用在腰椎上同樣適合,想象一下你肚子上一堆肥肉,相當于你的脊椎上掛了一個大鐵球,把你的上半身向前向下拉,腰椎過度前屈并且失去了下端的支撐,這樣一來,為了維持體態(tài),人的后背下半部肌肉就要收縮,來避免前傾,時間一長就容易腰痛,并且下背部肌肉收縮過緊同樣導致了腰痛。
其次要加強鍛煉,鍛煉可以增加腰肌血流量,調整和加強腰肌力量,進而穩(wěn)定腰椎關節(jié),使腰椎勝任其支撐軀體又要靈活機動的生理功能。腰部功能鍛煉的方法很多,如倒走、慢跑等都可以鍛煉到腰部肌肉。同時,還可以常扭腰、睡前在床上做小燕飛運動。
另外,對于久坐的辦公室一族來說,每天還可以做擴胸運動(雙肘要放平),以及向后仰腰、向上牽拉等。同時,在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暖,睡硬板床,仰臥時膝微屈,腘窩下墊一小枕頭,全身放松,腰部自然落在床上,側臥時下面的腿自然微屈,上面的腿自然放在枕頭上。在洗漱時,要在起床后稍稍活動一下腰部,做做后仰、右旋轉、伸懶腰等動作,使腰部不至于從相對靜止的狀態(tài),立刻轉變到一個增加腰部負荷的動作,然后再進行洗漱。